云南申论资料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资料

2022国考如何建立申论思维:你得学会“分类”

云南分院 | 2021-08-26 13:36

收藏

  申论这个学科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了解申论容易,掌握驾驭并非易事。申论是能力型的考试科目,“申论思维”的建立尤为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思维的建立并不是一两天的功夫,但找准方法和技巧便能事半功倍地击破难点,实现分数提高。申论考试不是简单“码字”的活儿,而是内容加形式的考查,答题的逻辑及要点的处理也是分值高低的评判。所以本文以常见逻辑归纳方法“分类”为例,针对考生普遍不会分类的情况,以结合近年真题规律为基础,分享几种常见分类方法。

  一、以“人”为主体,可以考虑:思、素、行。

  在近几年的申论真题中总有几个让考生难以“释怀”的人,2018年联考中的“归纳科技特派员小童成功的原因”的小童,2019年国考市地级“分析小吴的变化”的小吴,2020年国考“谈一谈老马是怎么做好基层这根‘绣花针’的”的老马。这类题无一例外都是考查基层工作者能否胜任本职工作、实现人岗匹配,如果这类题恰好要求了对要点进行分类又该如何操作?那不妨试一试“思、素、行”。所谓“思”指的是人的思想层次的东西,如价值观、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素”指业务素质、工作能力及身体素质等;“行”是“行为”泛指工作方式方法、是否符合工作程序等体现出来的具体行为。

  就如2018年联考中的“归纳科技特派员小童成功的原因”就可以分为——思想:态度端正、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素质:工作业务能力扎实,行为:工作方式灵活、理论联系实践。这三类分类思路有内容上的重叠,所以我们在运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思想”层次是人们想不想做好这件事,“素质”是能不能做好,“行为”是怎么操作的来进行区分。

  二、以“农村建设”为话题的材料,可以考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无论联考还是国考“乡村建设与发展”就如同永恒的主题,当然分类作为一种思路的运用应该贯穿整个申论的题型,所以分类思维在应用文写作也尤为常见。比如2020年国考市地级“为莱康村写一份推荐材料”就能应用这一分类方向,从莱康村产业发展、乡风治理有效、推进法制建设、农民收入增加生活富裕等层次来搭建文章主体。再如2019年江苏C卷,请从不同层面归纳概括“给定资料1”中H村“村民说事”在治村理事中发挥的作用,也可以按照上述思路在根据要点分类为:基层治理层面、环境保护层面、经济发展层面、社会管理层面、文化建设层面。

  三、以“事件流程发展”所线索,可以分为:事前、事中、事后。

  所谓“事前”,通常指事件的筹备阶段,一般做某事都要提前准备和规划,进行人员安排部署、工作方案的制订、物料准备、资金到位才能顺利的开展事件;“事中”指的是事情已经开展起来了,项目、活动等正在实施正在进行;“事后”是指事件实施完成之后的保障善后阶段,诸如加大宣传提升事件效果,重视后续维护保障成果等。

  流程分类法相对较为宏观,在应用时要找准方向,通常在应用文中拟定工作方案时可以借鉴上述分类方法来安排工作方案的流程。如2018年联考乡镇级“农村厕所改的工作方案拟定”、2017年江苏省考“德孝文化节活动方案”均可按照:事前筹备阶段、实施阶段、后续保障阶段来搭建方案的主体内容。

  以上便是此次分享的三类分类小技巧,申论思维积累非一日之功,申论学习也要灵活对待,任何方法都是为了帮助我们解决申论难题,不是制造难题。就像“有不同的读者就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分类没有唯一标准,所以考友们在应用上述方法时须依据题目和材料逻辑灵活使用,方能有所建树。

  【思维导图】

↓↓↓↓2021年公务员考试面试产品推荐↓↓↓↓
2021省考
考试公告
2021省考
面试真题
2021省面
笔试课程
 

图书推荐

2022国/省考公务员考点诊断班 推荐 2022年云南省考点诊断班(3期) 推荐 2022更新升级【国考】用书合辑 (教材、题库)
【2022国考基础6本套】教材+真题+同步练习册推荐 公务员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实况模拟视频¥0.0 【云南】2022国考笔试刷题计划¥0.1
2022国家公务员6本套+2021考前必做1000题6本 12本套 2021云南省考独当一面大礼包专岗专训¥0.1 国/省公务员笔试 云南暑假计划¥0.1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