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小编每天不定时更新行测每一类知识点的题,小伙伴们一起做题哦~
本文是行测中常识判断中的的政治类题型
政治类题型其中包括这三类:时政、哲学、中共党史
1 、(单选题)“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所体现的哲理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B.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C.可能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二步,“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指东西总是自身先腐烂,然后虫子才可以寄生。比喻自己先有弱点而后为外物所侵害。体现的哲理是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第一位原因,外因市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唯物辩证法指出:偶然性和必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趋势是必然性;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或可能以多种多样的不同方式出现的趋势是偶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但与题干表述无关。A项错误。
C项:唯物辩证法指出: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客观事物由可能向现实转化过程的一对范畴。可能性指事物包含的种种可能的发展趋势,现实性指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即实际存在的事物和过程。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复杂性,事物往往包含相互矛盾的几种可能性。但是只有一种可能性在内外条件齐备的情况下转化为现实,其他的可能性在矛盾的斗争中被克服而没有成为现实。可能性和现实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与题干表述无关。C项错误。
D项:唯物辩证法指出: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和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但与题干表述无关。D项错误。
考点:常识判断 政治 哲学
2 、(单选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首百年前,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关于中共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召开地点为上海、嘉兴
B.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
C.成立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
D.与会代表13人,包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共党史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有13个,分别为: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出席了会议。而陈独秀和李大钊因事务繁忙,并未出席本次会议。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开幕。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因此,中共一大召开地点为上海、嘉兴。A项正确。
B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这份15条约700字的简短纲领,确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基本政策、提出了发展党员、建立地方和中央机构等组织制度,兼有党纲和党章的内容,是党的第一个正式文献。党的一大没有制定党的章程。B项正确。
C项:中共一大决定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选举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局。C项正确。
考点:常识判断 政治 中共党史
来源:2021年1211深圳公务员考试《行测》题(考生回忆)第1题
3 、(单选题)下列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表述错误的是:
A.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和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B.创新驱动取得新优势和国内市场形成发展新格局
C.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
D.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和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时政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可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①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②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③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④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⑤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⑥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A项对应①和②,C项对应③和④,D项对应⑤和⑥。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B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四篇提出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B项不属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的表述。
考点:常识判断 政治 时政
来源:2021年0327四川省考/选调生招录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第3题、2021年0327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第2题、2021年0327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第2题、2021年0327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第4题、2021年0327甘肃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第2题、2021年0327福建公务员考试《行测》题(网友回忆)第1题
4 、(单选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到2035年的法治蓝图。下列属于蓝图内容的是:
①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②基本建成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③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④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十九届五中全会内容。
第二步,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在法治蓝图方面包括: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故①③④当选,而②基本建成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不在其中。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除了法治方面,远景目标中还包括: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平安中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考点:常识判断 政治 时政
来源:2020年1220江苏公务员考试《行测》题(B卷)第2题
5 、(单选题)近年来,北京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不断把“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持续转变政府职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下列具体措施中,能够体现政府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理念的有:
①在疫情期间,交管部门推出车驾管业务“延期办”“容缺办”举措
②全面推进权责清单“两单融合”,持续清理各类证明
③设置快递业务入职门槛,快递员上岗必须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④告知承诺制应用于不动产继承登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放管服”改革理念。
第二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目标与任务主要包括持续简政放权打造国际化市场环境;加强监管创新打造法治化竞争环境;优化政府服务打造便利化公共环境三个方面。①在疫情期间,交管部门推出车驾管业务“延期办”“容缺办”举措均是优化政府服务的部分,故①应选;②全面推进权责清单“两单融合”,持续清理各类证明属于持续简政放权的部分,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减少负面清单长度,故②应选;④告知承诺制应用于不动产继承登记属于去“公证强制化”,属于优化政府服务的部分,提高了不动产继承登记的便利度,故④应选。而③设置快递业务入职门槛,不能够体现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属于增加准入门槛的部分,故③不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2020年5月22日,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
考点:常识判断 政治 时政
来源:202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乡镇)第4题、2021年北京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区级及以上)第2题
↓↓↓备战公考,多款资料任您选↓↓↓ | |
【zhen题】(四川/青海/新疆)考试zhen题(视频¥9.9试卷¥49) | 【优惠网课】1元=70+课时网课( ¥1) |
【试卷】云南省考考前冲刺试卷( ¥49)![]() |
【图书+网课】云南省公务员考试书课包(¥129起) |
【冲刺】省考考前冲刺学习包【冲刺课+MI押卷】(¥29) | 【礼包】云南省考备考礼包(¥0起)![]() |
【口袋书】常识速记口诀88条(¥9.9) | 【申论】特惠申论字帖十五天练好字(团¥9.9) |
【彩虹书】公考mini彩虹书【全套】 (¥10)![]() |
【时政】【云南】2022年时政周播50讲版(¥9) |
【课程】云南公务员笔试系统提升班(¥680) | 【点击查看更多资料】 |
+小编了解更多考试信息
回复"公务员"拉你进公务员备考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