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指的是()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A.表明科学的哲学体系已最终完成
B.标志着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顶峰
C.意味着建立了绝对真理体系
D.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3.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4.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这表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决定作用
B.意识是客观事物本身
C.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原因和结果
B.趋势和道路
C.状态和形式
D.源泉和动力
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一次飞跃的是()
A.从实践到认识
B.从感觉到知觉
C.从认识到实践
D.从概念到判断
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资源与人口之间的关系
8.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它们是()
A.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
B.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C.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
D.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9.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认识器官的不断进化
B.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C.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D.人类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
10.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
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B.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
C.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
![]() 2022年成人高考考前30分¥0元 |
![]() 2022年成人高考考前电子版预测卷 |
1.【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
【应试指导】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意义。
【应试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3.【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矛盾双方的关系。
【应试指导】“下”因“上”而存在,“落后”因“先进”而存在,“错误”因“正确”而存在。这些本来是互相矛盾的双方,其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为依据,生动地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故选C项。
4.【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应试指导】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这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5.【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作用。
【应试指导】由于内部矛盾的推动,事物由自我肯定状态达到自我否定状态,进而再由这种否定状态进到新的否定即否定之否定状态,从而开辟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路,这就是事物发展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所以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6.【答案】A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应试指导】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第二次飞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第一次飞跃是基于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即首先要在实践基础上搜集大量的符合实际的事实材料,其次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特别是辩证逻辑思维方法对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整理,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7.【答案】B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生产力范畴反映的关系。
【应试指导】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产力范畴指的是一种社会物质动力,即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力量,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物质基础。
8.【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上层建筑包括的两大组成部分。
【应试指导】上层建筑可以分为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军队、警察、法院、监狱、政府机关等设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套组织;观念上层建筑又称思想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等各种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
9.【答案】C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应试指导】人类认识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10.【答案】D
【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应试指导】地理环境虽然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