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言语理解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行测资料 > 言语理解

国考言语备考不要小看举例论证,它有大用处!

云南华图 | 2023-02-28 11:47

收藏

2023国考考试信息汇总
(公告|职位表|报名|面试)
考试网课领取¥0
更多考试资料

  对于举例论证在言语题中的用法,大家知晓的是举例论证属于辅证方法,是为观点、结论等重要内容服务的,起到加强说明的作用。如果在文段中找到重点句,那么举例内容可以略读,举例内容本身不是那么重要。但是,如果文段通篇都是举例子,没有出现其他重点句,那么这个时候,举例部分的内容,我们就应该重点关注了!我们一起看一下这道例题。

  【例】当下中国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往往是风格化的定制,纯粹的辞藻堆砌,缺乏意义和体验的明确指向,与当代诗语言的追求相悖。如果说当代诗力求使因滥用而失去功能的语言回到原初,那么很多流行歌曲则加速播散着滥用对语言的消融。古典音乐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不久前听一部当代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关于孙中山生平的交响声乐作品,宏大饱满的音乐之下,唱词的薄弱显得十分突出,它的脚本仅是孙中山语录摘编。

  这段文字体现的观点是:

  A. 当下中国音乐面临着构思和风格等诸多限制

  B. 当下中国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文学性严重缺失

  C. 当下中国音乐创作过程缺乏明确的意义指向

  D. 今后中国音乐应该在文学中挖掘发展的空间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浏览全文后会发现整个文段都在举例论证。文段首先从中国流行歌曲的角度,论述其歌词创作滥用语言、消融语言功能的问题。接着从古典音乐的角度,论述其唱词亦十分薄弱,并举例说明。文段为“分—分”结构,通过这两个例子的内容可以提炼出共同点,可知文段描述的是当代中国音乐创作的语言问题:语言的滥用和唱词的薄弱,体现出文学语言的欠缺,即文学性的缺失。当例子呈现出来的内容较为深刻,程度较重的时候,这些内容都应该视为重要的话题内容。另外,多个例子是分分结构,可直接通过个性内容找共同点,就是整个文段的主要内容。接下来对比选项。A项“构思和风格”文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C项为文段第一个例子的内容,以偏概全。排除C项。D项“应该在文学中挖掘发展的空间”文段没有提及,排除D项。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全面概括,因此,选择B选项。

  不要小看举例论证,它有大用处!如果在一个文段中在找不到重点句,同时文段通篇是举例子,那就应该重点关注举例内容,从中提炼文段重点,再匹配选项!!

加小编微信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相关信息
2023国考考试信息汇总 考试公告
职位表下载 | 职位检索 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题型题量 笔试试题及解析
冲刺国考,多款资料任您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