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
1.分类
按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 | 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 | |
按题材 | 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畜兽画 | |
画幅 | 横向展开 | 长卷(手卷)、横披 |
纵向展开 | 条幅、中堂 | |
盈尺大小 | 册页、斗方 |
山水画:
青绿山水画:青绿山水是具有独特风格的山水型,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画以青绿颜色为主,用笔工整,细笔重彩,色彩浓烈,富有生气。在勾线内用石青石绿着色。色彩浓烈的叫大青绿山水,彩色浅淡些的叫小青绿山水,有用金彩勾勒山石纹理的,显得画面富丽堂皇,这种叫金碧山水。代表作——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水墨山水画:水墨山水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奠定的基础,不用色彩,以墨的浓淡、干湿,表现峰峦山石景色。
米点山水画:米点山水也可包括在水墨山水之内,也称为米家山水米芾用墨点出山,用朦胧的调子,用浓淡墨、用明显与模湖的墨点表现山川景色。
赭墨山水画:赭红就是酱色,也叫浅绛山水。元代黄公望创造的,薄施色彩,描写江南风光,为了表现柔和的景色, 用浅薄山水。黄公望代表作《富春山居图》。
2.发展
远古时期 | 原始岩画、彩陶画 | 奠定了后世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
战国 | 帛画 | |
两汉魏晋 | 宗教绘画为主,山水画、花鸟画萌芽 | |
隋唐 | 山水画、花鸟画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顶峰,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 | |
五代两宋 | 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文人画出现并发展 | |
元、明、清 | 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 |
近代 | 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 |
3.近代绘画大师
黄宾虹 | 擅画山水画,与齐白石并称“南黄北齐” |
齐白石 | 擅画花鸟鱼虫,代表作《墨虾》 |
张大千 | 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诗、书、画与齐白石、溥心畲齐名,故又并称为“南张北齐”和“南张北溥” |
傅抱石 | “新山水画”的代表画家,与齐白石并称“南北二石”。 傅抱石与关山月合作,为北京大会堂绘制大幅挂画《江山如此多娇》 |
徐悲鸿 |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代表作国画《八骏图》、油画《田横五百士》 |
西方绘画
流派 | 时间 | 特点 | 代表 |
文艺复兴 | 14世纪下半期-16世纪末 | 颂美人性,崇尚科学,发明了解剖学、透视学和绘画的光影造型技术 | 美术三杰 |
巴洛克 | 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兴盛于17世纪 | 华丽、炫耀,既有宗教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 | 鲁本斯《强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
洛可可 | 18世纪 | 小巧精致,偏好艳丽色彩与优雅装饰 | 布歇《蓬巴杜夫人》 |
新古典主义 | 兴盛于18世纪中期,19世纪上半期达到顶峰 | 强调要求复兴古代趣味特别是古希腊罗马时代庄严、肃穆、优美和典雅的艺术形式;极力反对贵族社会倡导陌吐蹇撕吐蘅煽梢帐醴绺� | 达维特《马拉之死》 安格尔《泉》 |
浪漫主义 | 19世纪 | 激扬想象,崇尚个人情感 |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 |
现实主义 | 19世纪中后期 | 以“真”为美,直面生活,批判现实 | 米勒《拾穗者》、罗丹《思想者》 |
印象主义 | 19世纪 | 捕捉瞬间的光和色,注重外光的变幻与美感,笔触自由,提倡户外写生 | 莫奈《日出》、雷诺阿《红磨坊的舞会》 |
后印象主义 | 19世纪末 | 强烈的主观性,色彩对比强烈 | 梵高《星空》、塞尚《静物苹果篮子》 |
表现主义 | 现代派美术(20世纪初发展起来) | 表现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表现手法夸张 | 蒙克《呐喊》 |
野兽派 | 大胆使用纯色,平面化处理画面,强调线条的作用 | 马蒂斯《马蒂斯夫人》 | |
立体主义 | 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 | 毕加索《格尔尼卡》、《哭泣的女人》 | |
抽象主义 | 突出运用线,面,点,色块,构图等纯粹的绘画语言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节奏等 | 热抽象:康定斯基 冷抽象:蒙德里安 |
|
超现实主义 | 以所谓“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镁醯茸魑帐醮醋鞯脑慈� | 达利《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 | |
后现代派 | 波普艺术、照相写实主义、新达达派、行为艺术、大地艺术、概念艺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