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有一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是指:
A.科教兴国
B.改革开放
C.解放思想
D.包产到户
2.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一说法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C.实践决定认识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 “四个全面”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
A.全面为人民服务
B.全面精准脱贫
C.全面从严治党
D.生态良好
4. 新农村建设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同时,在新发展阶段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 )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对立统一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对立统一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对立统一
5. 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突出表现在,我们具有强有力的组织系统,能够有效整合各种科研资源,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这表明( )
A.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系统优化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C.以有序结构组织起来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创造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有利于发挥整体最大效益
6. 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党的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B.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部章程
C.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D.毛泽东在陕西延安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
7. 2020年9月,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论述的哲学根据是( )
A.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手段和条件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8. 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发生在延安时期的是(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整风运动
D.皖南事变
9. 202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这体现了:
A.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0. 2020年8月,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强调,我们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
A.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B.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事物发展的道路必然有曲折
答案解析...请翻下一页哦~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春天的故事》歌词中有一句“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是指改革开放。并且邓小平同志画了一个圈是指邓小平规划了四个经济特区。分别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995年5月6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②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观念冲破旧习惯势力的禁锢和束缚,把主观世界的思维意识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结合起来,克服那些不符合实际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③“包产到户”即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村、组)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它是中国现阶段农村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D项排除。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指的是,对于每一把具体的锁,只有一把相对应的钥匙才能打开。“锁”是指问题,“钥匙”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个问题都有它对应的解决方法。说明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题干并未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原理。B项排除。
C项: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题干并未体现实践的观点。C项排除。
D项:内因指事物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即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决定着事物发展的特殊规律基本趋势和发展方向。题干并未体现内因。D项排除。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因此,选择C选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体现在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体现的是特殊性,“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总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做法”体现的是普遍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全国性的普遍指导意义的精神。即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对立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主次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要求我们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题干中未体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A项排除。
B项:矛盾双方的对立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的统一又称矛盾的同一性,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同一性通过斗争性来体现。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发展。题干中未体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项排除。
D项: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规定着事物的性质;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判断事物的性质主要看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题干中未体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D项排除。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题干中“一直要强调组织系统、整合各种资源,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说明要从整体着眼,要有全局意识,即表明以有序结构组织起来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项表述准确,但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
B项: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B项排除。
D项: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创造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表述有误。D项排除。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并选错误项。1924年10月底、11月初,安源党、团地委在召开联席会议时,决定合办党校,亦为团校,训练党、团骨干力量。时任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对安源党校十分重视,他指示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要对党校的创办予以大力支持。随后,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1924年12月,安源党校开学,首批入党校学员为60人。安源党校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地方党校,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所党校。所以,中国共产党第一所党校是刘少奇在江西安源创办。D项错误。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中国共产党纲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A项排除。
B项:1922年7月16日—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大会讨论通过了党成立后的第一个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其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B项排除。
C项:在1928年底,湘赣边区政府根据井冈山地区一年来土地革命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我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土地的没收和分配制度,旨在从根本上革去束缚中国农民数千年的封建土地关系。C项排除。
7.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研究的方向要坚持需求导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说明选题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的是实践的观点,科研选题是一种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求,即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实践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与题意无关。A项排除。
B项: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与题意无关。B项排除。
C项: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与题意无关。C项排除。
8.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党史知识并选错误项。延安时期指的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13年,具体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县),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吴堡县东渡黄河,迎接革命胜利的曙光这近13年时间。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西安事变又称双十二事变。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A项排除。
C项:延安整风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1941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标志着整风开始;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止。
C项排除。
D项:皖南事件是国民党反动派1941年在皖南有预谋地围袭新四军的事件。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及所属皖南部队9000余人,移师北上,6日行至泾县茂林地区,遭到预先埋伏的国民党7个师的包围袭击。D项排除。
9.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体现事物相对静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体现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故题干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是绝对的,即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题干体现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
B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B项排除。
D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D项排除。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观点,主要矛盾是指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方向,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所以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题干“重大问题”“关键”“核心”可知,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要提升自主能创新能力来解决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体现了解决问题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的哲学原理。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某一具体事物来看,有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之分。辩证法把运动看作事物自身的运动,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同时也受到外部矛盾的影响。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B项错误。
C项:矛盾的主要方面,指在对立的双方中一方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事物的性质。C项说法正确,但是题干未体现事物的性质。C项错误。
D项: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曲折,表述正确,但与题干无关。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