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选题
62.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 )
A.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价值和交换价值
63.商品经济是( )
A.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B.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6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6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二者成正比 B.二者成反比
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 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
66.从本质上看, 货币是( )
A.特殊的资本 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7.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一、单选题
62.商品的二因素指的是( )
A.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 B.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C.价值和使用价值 D.价值和交换价值
63.商品经济是( )
A.为他人而生产的经济形式 B.存在于一切社会的经济形式
C.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D.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6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
A.市场供求关系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6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
A.二者成正比 B.二者成反比
C.二者总按相同比例变化 D.二者总按不同比例变化
66.从本质上看, 货币是( )
A.特殊的资本 B.普通的商品
C.一般等价物 D.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67.用于发放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
A.价值尺度职能 B.流通手段职能 C.支付手段职能 D.贮藏手段职能
6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69.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7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71.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可表示为( )
A.m ∶v B.v ∶ m C.m ∶(c+v) D.(c+v) ∶ m
72.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 )
A.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工人工资 D.提高劳动生产率
73.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
A.生产生产资料 B.生产可变资本 C.生产劳动力 D.生产剩余价值
74.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7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76.在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商品资本
77.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 )
A.流通资本 B.商品资本 C.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
78.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D.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68.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B.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C.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69.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7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 )
A.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 B.货币投入流通带来剩余价值
C.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商品 D.货币可以购买到生产资料
71.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可表示为( )
A.m ∶v B.v ∶ m C.m ∶(c+v) D.(c+v) ∶ m
72.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 )
A.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强度 B.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C.增加工人工资 D.提高劳动生产率
73.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 )
A.生产生产资料 B.生产可变资本 C.生产劳动力 D.生产剩余价值
74.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
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7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76.在产业资本循环的销售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职能形式是(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流通资本 D.商品资本
77.能够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 )
A.流通资本 B.商品资本 C.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
78.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 B.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
79.社会总产品的两大部类是指( )
A.生产资料部类和消费资料部类 B.劳动资料部类和劳动对象部类
C.可变资本部类和不变资本部类 D.固定资本部类和流动资本部类
80.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方式是( )
A.利率 B.利息 C.利润 D.资本
8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 )
A.生产过剩 B.商品短缺 C.长期萧条 D.持续高涨
82.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决定性的阶段是( )
A.危机阶段 B.萧条阶段 C.复苏阶段 D.高涨阶段
83.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8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是( )
A.享乐主义 B.拜金主义 C.利己主义 D. 自由、平等与博爱
二、简答题
85.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86.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
三、论述题
87.试述平均利润的形成及本质。
88.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89.试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90.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