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排中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矛盾命题不能同时为假,必有一真。它要求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违反这一要求的逻辑错误,成为“矛盾两不可”。
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命题违反了排中律的是:
A.上面不是老说领导要多听群众意见,我是群众,可领导总是不听我的意见
B.景阳冈原是一片古木参天、沙丘起伏、莽草无涯的山岗
C.既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照片都照得很好,也不能说这筒胶卷每张相片都照得不好
D.这次的预测,是一次例行的科学预测,既不成功,也不失败
2.商标:是商品的标志,是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在生产、创造、务工、拣选或经销的商品上所使用的,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所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
下列属于商标的一项是:
A.伊利奶粉的包装装潢
B.由字母和图所组成的“三菱”汽车商标
C.恒生电脑的售后服务中使用的商务标语
D.行业标记
3.民事合同是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下列不属于民事合同的一项是:
A.买卖合同
B.运输合同
C.房屋租赁合同
D.农民土地承包合同
4.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其不需大脑皮质的参与;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望梅生津
B.膝跳反射
C.画饼充饥
D.谈虎色变
5.表征性抽象是指以可观察的事物现象为直接起点的一种初始抽象,它是对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抽象;原理性抽象,是在表征性抽象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深层抽象,它所把握的是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原理性抽象的是:
A.两足直立
B.形状
C.万有引力定律
D.颜色
6.在统计学中,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连续变量与离散变量两种,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叫连续变量,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离散变量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变量。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可作为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数量
B.人口数量
C.温度
D.纸的张数
7.系统性风险是指由整体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因素对证券价格所造成的影响。这种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系统性风险的是:
A.某信用评级公司下调了某国的主权债务评级,该国股市暴跌
B.某肉品加工公司被爆出使用含瘦肉精猪肉,该公司股价暴跌,股民损失惨重
C.随着大蒜种植面积的扩大,大蒜价格下降,不少蒜商由于囤货无法售出,血本无归
D.随着甲国能源领域不断开放,某公司的垄断地位不复存在,股价看跌,股民纷纷抛售该公司的股票
8.动物福利是指尊重动物的权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动物协调发展,动物福利主要包括,生理福利,即无饥渴之忧虑;环境福利,即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卫生福利,即尽量减少动物的伤病;行为福利,即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心理福利,即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动物福利的是:
A.牧民让山羊在草原上自由觅食,改善山羊的成长环境
B.实验员在实验前会对被试验的动物注射麻药,减轻动物的痛苦
C.采用多种奖励方式,激发海豚表演高难度动作
D.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预留多处动物过桥涵洞
9.专项整治,是指政府出于整治某种突出市场行为,某个行业或者社会问题的需要,由主管部门或多个部门,集中人力、设备、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从重、从快地进行声势浩大的行政检查,执法处罚行动。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专项整治的是:
A.北京交管局在奥运测试赛期间对特定路段进行交通管制
B.公安部门联合相关单位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扫黄打非行动
C.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对生产能力10万吨以下的煤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安全排查
D.国家工商总局在期间开展打假专项行动
10.反事实思维通常是在头脑中对已经发生了的事件进行否定,然后表征为原本可能发生但现实并未发生的心理活动,根据发生的方向可将反事实思维分为上行反事实思维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上行反事实思维,是指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下行反事实思维,是指对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下行反事实思维的是:
A.当时要是最后一道计算题没算好,这门考试就挂科了
B.如果今天天气好的话,我们就能去郊区游玩了
C.如果哥哥没有受伤,我们就能一起去当兵了
D.当时要是注意穿戴防护措施,现在也不至于会受伤了
答案解析...请翻下一页哦~
2024云南省事业单位备考推荐 | |
2024下半年云南事业单位公告预约 | 云南事业单位职位在线查询 |
2024云南事业单位全省岗位表下载 |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专题信息网 |
2024云南事业单位联考图书4本套 | 2024云南事业单位D类4本套 |
2024云南事业单位联考必做题库 | 2024事业单位D类必做题库 |
1.【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能同时否定两个矛盾命题,必须肯定其中之一。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领导不听群众的意见”是一个单独的命题,没有违反排中律;
B项:“景阳冈原是一片山岗”是一个单独的命题,没有违反排中律;
C项:“每张照片都照得很好”和“每张照片都照得不好”不是一对矛盾命题,还存在“有的照得好有的照得差”的情况,没有违反排中律;
D项:预测的成功和失败是一对矛盾命题,不可能出现“既不成功,也不失败”的情况,同时否定二者违反了排中律。
因此,选择D选项。
2.【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是商品的标志;
②商品上所使用的;
③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所构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包装装潢,不是一种标志,并非“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所构成的”,不符合定义;
B项:“三菱”汽车商标,属于“由文字、图形或其组合所构成的”,是“具有显著特征的标志”,符合定义;
C项:商务标语,并非“商品上所使用的”,且不是一种标志,不符合定义;
D项:行业标记,不是商品所具有的,未体现是“商品上所使用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3.【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买卖合同是买卖双方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符合定义;
B项: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运输合同是双方作为平等主体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符合定义;
C项:房屋租赁合同是承租人与出租人就房屋租赁的相关权利义务达成一致合意而签订的协议,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签订协议时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符合定义;
D项:农民土地承包合同的发包方为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承包人一般是农村集体的成员,不符合“平等主体的当事人”这一要件,不是民事合同,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4.【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非条件反射”,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
②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其不需大脑皮质的参与。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望梅生津是指多次吃过梅子的人,当他看到梅子的时候,也会流口水,这是在曾经吃过梅子的基础上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不符合定义;
B项: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的灰质内,属于“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符合定义;
C项:画饼充饥意思是画个饼来解除饥饿,这是在了解饼可以充饥的基础上完成的,不属于“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不符合定义;
D项:谈虎色变意思是被老虎咬过的人才真正知道虎的厉害,知道虎的厉害是在曾经被虎咬过的基础上完成的,属于条件反射,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5.【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原理性抽象”,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深层抽象;
②把握的是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的联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两足直立属于人的外部特征,不属于“深层抽象”,不符合定义;
B项:形状属于“可观察的事物现象”,属于表征性抽象,不符合定义;
C项:万有引力定律,能够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了自然界中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属于“把握的是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的联系”,符合定义;
D项:颜色属于“可观察的事物现象”,属于表征性抽象,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万有引力定律:任何物体之间都有相互吸引力,这个力的大小与各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例,而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6.【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连续变量”,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在一定区间内可以任意取值的变量;
②其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即可取无限个数值。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企业数量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符合“离散变量”,不属于“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不符合定义;
B项:人口数量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符合“离散变量”,不属于“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不符合定义;
C项:温度属于“数值是连续不断的,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符合定义;
D项:纸的张数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符合“离散变量”,不属于“相邻两个数值可作无限分割”,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7.【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该国股市普遍暴跌,因此无论股民如何操作股票,均无法规避风险,也就是“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符合定义;
B项:该公司因自身原因导致股价暴跌,属于经营风险,股民依然可以通过投资其他企业股票来加以避免,不符合定义;
C项:大蒜经营不涉及证券的范畴,不符合定义;
D项:股民抛售股票实际上就是规避风险的举动,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8.【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动物福利”,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动物福利:尊重动物权利、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动物协调发展;
②生理福利:无饥渴之忧虑;
③环境福利: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
④卫生福利:尽量减少动物的伤病;
⑤行为福利: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
⑥心理福利: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让山羊在草原上自由觅食,体现了“保证动物表达天性的自由”,属于行为福利,符合定义;
B项:实验前会对被试验的动物注射麻药,减轻动物的痛苦,体现了“减少动物恐惧和焦虑的心情”,属于心理福利,符合定义;
C项:激发海豚表演高难度动作,有可能对海豚造成伤害,未体现“尊重动物的权利”,不符合定义;
D项:预留动物过桥涵洞,便于动物自由地通行,不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体现了“让动物有适当的居所”,属于环境福利,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9.【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整治某种突出市场行为、某个行业或者社会问题的需要;
②行政检查和执法处罚行动。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交管局在奥运测试赛期间对特定路段进行交通管制,没有涉及到社会问题,同时交通管制不属于是行政检查和执法处罚行为,不符合定义;
B项:扫黄打非行动是对社会问题进行的执法处罚的行动,符合定义;
C项:安全排查是针对煤矿安全这个社会问题开展的行政检查活动,符合定义;
D项:打假专项行动是针对假货泛滥的社会问题,开展的行政检查活动,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10.【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下行反事实思维”,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对已发生的事件,想象如果满足某条件,就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要是最后一道计算题没算好,属于对已经发生的事进行假设,考试就挂科了,属于“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坏的结果”,符合定义;
B项:我们能去郊区游玩,属于“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属于上行反事实思维,不符合定义;
C项:我们能一起去当兵,属于“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属于上行反事实思维,不符合定义;
D项:现在也不至于会受伤,属于“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好的结果”,属于上行反事实思维,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